佐卡伊钻石 资讯首页 珠宝首饰 宝石
玉石品种当中南红玛瑙可谓一支奇葩。其颜色红艳,质地温润,生于深山大泽之中,实乃天地之灵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南红玛瑙,一直备受藏家珍视。近些年来,新产出的南红玛瑙,市场也越来越红火。 然而,认识南红需要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想当年,先民们发现南红,也曾同样经历类似过程。他们在与常见的红玛瑙通过光泽、硬度、色泽等方面比较后,为真正意义上的南红定了位,那就是夺目耀眼、厚重沉稳的端庄红色。
玉石归来 南红玛瑙玉石中的奇葩
业内普遍认为,南红材料在清中期绝矿,那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应该说,南红玛瑙在人类玉石应用历史上一直就非常稀缺,这在历代传世的文物数量上就可以看出端倪。目前南红传世物品多为珠子以及少量挂件,摆件则较为罕见,而即使是小到珠子的南红器件也都很少为无暇物品,多少都带些伤裂。 清代留存下来的南红重器有“红白鱼花插”“凤首杯”等。乾隆时期对雕刻工艺、玉石材料的选择标准都非常高,当时大量绺裂的保山南红使收藏级的南红作品无法继续制作,传世的收藏级作品也就逐渐从历史视线中消失了,以至于大家认为南红在清乾隆时绝矿。其实,保山矿一直出产南红矿料,只不过材料的绺裂瑕疵过多,无法应用于玉石加工,直到现代工艺将真空注胶应用在南红加工上。 经过真空注胶处理的南红材料整体性很好,可以进行任何造型的器物加工了。但是,由于进行过人工处理,它就不再是单纯的天然宝玉石,收藏性也就大大降低。所以,这段时期虽然有较大南红作品出现,但没能引起收藏界的重视和认可,直到完整度好的凉山南红、金沙江南红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现状,南红才真正得以回归。 经过对历史资料的考证和实际考察,目前可以确定,南红矿藏主要产地在西南部地区,如云南保山、四川凉山、金沙江流域等地。 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曾描述,当时徐霞客来到云南一个叫做玛瑙山的地方。他看到悬崖峭壁之中嵌有一种玛瑙,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 据考证,文中的玛瑙山就是现今的云南保山地区。保山南红也是应用最早,被认知最深的产地,但因所处地质环境原因,材料多绺裂,难成大器。四川凉山料的出现弥补了南红矿的空缺,且有一定量的高品质南红材料出现。近代一些顶级南红器物基本都是采用该产地的材料。 南红原料因地质环境不同,质地、矿态也不相同,不同地质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根据南红原料的天然形状,一般可分为:水料南红、山料南红、火山南红。而综合目前已知的南红材料及以往业内的常规说法,我们按颜色可将南红分为:锦红、玫瑰红、朱砂红、红白料、缟红料等。 1、锦红 南红中,锦红最为珍贵。最佳者红艳如锦,其特点:红、糯、细、润、匀。颜色以正红、大红色为主体,其中也包含大家所熟知的柿子红。 2、玫瑰红 颜色相对锦红偏紫,整体为紫红色,如绽放的玫瑰,史上较为罕见,在凉山南红矿中有一定量的出现。 3、朱砂红 红色主体可以明显看见由朱砂点聚集而成,也有的呈现出近似火焰的纹理。有的朱砂红的火焰纹甚是妖娆,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4、红白料 红颜色与白色相伴生,比如常见的红白蚕丝料,其中红白分明者罕见,通过巧妙的设计雕刻,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5、缟红料 是有着以红色系为主体的缤纷纹理的南红材料,因其纹理类似红缟纹理故被玩家们称为缟红纹南红。
粤ICP备11102294号 佐卡伊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