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卡伊钻石 资讯首页 珠宝首饰 宝石
(一)玉器文化的主要器物:玉帽顶、玉璧、玉牌子、玉带钩、玉扳指
据史籍记载,元代皇帝从头到脚的装饰,无不用玉器制作,明、清皇室也都爱玉成风,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皇室的推崇使得玉器成为各阶层民俗事项和服饰广泛佩戴使用的装饰品和吉祥物。
明、清时期,民间盛行佩戴各种玉器,有钱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带钩、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会戴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玉带钩再度流行。玉带板上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开始流行,还出现了婴戏图纹饰。明代玉牌子的纹饰,正面雕琢摹仿当时名画家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山水画,背面则镌刻着诗句或印款,确有一种高雅脱俗的韵味,最有名的是“子冈牌”。清代玉牌子的文人画色彩逐渐淡化,吉祥意义图案和故事性题材开始流行。玉牌子的使用盛况再现了春秋战国时玉璜的佩戴情形。清代玉器在许多方面是对过去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仿古玉器的大量出现。仿古玉器主要有仿汉玉佩饰和仿古青铜器。仿汉代玉佩饰以鸡心佩、玉璧为多,仿制极其相似。
(二)玉器文化的主要特征:精雕细琢、拟古主义、祈求吉祥、人文主义
朝廷自上而下的酷爱,让玉器工艺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发挥到极致。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的玉质美,使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佩饰,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扳指是游牧民族驰马拉弓的专用品,到了清朝,玉扳指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权贵和身份的象征。玉玦、鸡心佩、玉剑饰的仿古制作,是一种拟古主义的创作倾向。
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器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吉祥图案玉器极为流行,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玉器富有深邃的文化内涵,有的寓意于造型,有的寓意于纹饰,这些既有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其他艺术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又有其本身在制玉过程中的不断创新。从隋唐之后开始兴盛的世俗化趣味,到这一时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玉器的世俗化和商品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人文主义占据了玉文化的主流地位。古代玉文化历经万年的传承与变迁,不仅从未间断过,而且其内涵日趋丰富和厚重,并在乾隆年间达到了历史的辉煌。
玉双螭纹臂搁,元,长10cm,宽3.4cm,厚1cm。
臂搁玉色青白,有赭色斑,片状,长方形,两端呈“S”状,两侧下卷,正面凸雕双螭衔灵芝图案,背面饰云纹。
此件作品为已知的早期玉臂搁。宋以后,玉器中大量使用螭纹装饰,但螭的形象已无汉代螭纹的特点,更似爬虫。双螭灵芝图案在元代玉器上较为多见,据此作品的样式、螭纹及灵芝的特点可确定为元代所制造。
此玉山白玉质,有黄褐色玉皮。以月亮门为界,把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分,洞门半掩,门外右侧站一女子手持灵芝,周围有假山、桐树;门内另一侧亦立一女子,手捧宝瓶,与外面的女子从门缝中对视,周围有芭蕉树、石凳、石桌和山石等。器底阴刻乾隆御制诗、文各一。诗云:
相材取碗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簷蕉轴庭。
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末署“乾隆癸巳新秋御题”及“乾”、“隆”印各一。文曰:“和阗贡玉,规其中作碗,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且仍完璞玉。御识。”末有“太璞”印。
本器从内容到风格皆仿油画《桐荫仕女图》而作,所用玉料实为雕碗后的弃物,但玉工巧为施艺,庭院幽幽,人物传神,人们似可听到两女子透过门缝的窃窃私语。剩料被加以利用,这种取其自然之形和自然之色传以生动之神的做法,正符合“势者,乘利而为制也”(《文心雕龙·定势》)。此器是清代圆雕玉器的代表作。
粤ICP备11102294号 佐卡伊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