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卡伊钻石 资讯首页 根目录 贵金属
黄金周北京城景象
据央视报道,十一“黄金周”没过几天,全国各大景区纷纷传出人满为患的消息,而有关黄金周存废之争再度被关注。曾经建议取消五一“黄金周”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现在的“黄金周”是靠制度、政策把四个双休日人为地挪在了一起,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连续地休息七天,同时要连续工作七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放假的安排。他认为,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广大人民群众自然会提出取消这样一个强制的、被动的放假安排。
这话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现在的黄金周安排很不合理,应该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而取消。而且蔡教授还认为,国民休假制度的改革方向不应倒退到五一长假,而应坚定向增加清明、中秋、端午等小长假方向走。
正方:不该取消“黄金周”
人们为何要挤在一起休假?“平时没时间”,最简单的一句话,恐怕一下子就戳中了国人的痛处。原本我们有三个黄金周,春节、五一和十一,还能分散一下旅游,但是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了,变成了几个小的三天假。这种小长假很难解决公众的出游需求,于是十一黄金周爆棚也是意料中的事。
面对如此“景观”,是否有必要恢复五一黄金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不管如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确实是破解当下集中休假、被动放假困局的良方。毕竟,只有带薪休假的真正落实,才能让劳动者放心地、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休假,也才可能实现国民的“错峰休假”。问题是,当初取消五一黄金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说是带薪休假正在得到逐步落实,可结果表明这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有什么理由让公众觉得,取消黄金周是水到渠成的事呢?
其实在这背后凸显的是公众假期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国民休闲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有关休假的制度供给满足不了国民的需求,挤成一团出游便难以避免。因而,在当下国民休假基本需求都难以满足之际,切不可轻言取消仅存的两个黄金周。
反方:该取消“黄金周”
内地中央政府于1999年推出黄金周政策。由于此前刚刚经历亚洲金融危机,政府希望借此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但内地人早就看出,短短七八天时间出行人次多达数亿,这种假日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意义。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不仅导致休闲旅游乐趣全无,也造成基础设施不堪重负。此外,它还使中国历史遗迹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虽然旅游业假期大赚特赚,但这些景点不能同时接待如此多的游客。
诚然,内地人口众多,居民富裕起来后喜欢出游,所以节假日客流高峰不可避免,特别是在农历新年放假期间,那是中国人合家团圆的传统日子。但中央政府可以采取若干简单措施,增加内地人出游的乐趣。
第一,北京是时候应该重估和根本改革休假制度了。政府应取消目前实行的国庆和春节放假一周的安排。但在此之前,应该增加带薪休假的数量。可笑的是,名义上中国的国庆假日长达一周,而实际上只有前三天属于带薪休假,其余的必须靠放假前周末工作补足。其实内地人享受到的带薪休假水平居于世界最低之列。
第二,政府应鼓励居民自主选择带薪休假时间。目前,内地雇主(包括跨国公司)不鼓励员工带薪休假,除非是黄金周期间。这意味着,内地人若想出门旅游,只能选择这一时段上路,哪怕他们明知这样可能会身陷混乱。
第三,政府应改善预警制度,帮助应对节假日客流高峰,比如使用社交媒体和其他电子媒介,及时发布路况和主要景点客流规模的最新信息。
其实,面对黄金周出现的这些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该不该取消,还是由您说了算。
粤ICP备11102294号 佐卡伊版权所有